清晨,一丝淡淡的光透过屋子的缝隙把我惊醒,我跃身而起,屋外却还是朦朦胧胧的,我胡乱地披起衣裳,拿着手电筒冲了出去。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我听见了精灵的歌声,无数不同的鸟鸣声此起彼落,它们在唱着天堂的晨曲。白纱般的云雾萦绕着小村庄,村庄里也传来了各种生命的呼唤,鸡啼声,牛哞声,铜铃声,这是在天堂了罢,这是生命中的梦境。天悄悄亮了起来,隐隐约约的雪山,努力展现的朝霞,生平所见的美景,就是眼前的一切了。
丙中落-秋那桶
丁大妈为我们做了酥汕菜,毯巴饼。但我实在吃不惯,偷偷在躺在厕所里把东西都吐出来了。事前丁大哥答应做我们的向导送我们到秋那桶,到出发时,发现同行的还有15岁余小弟和13岁的张小弟(他们是亲戚),在此之前只有三组外来的旅行者曾到过那离西藏最近的秋那桶。
走的是一条满是岩石、马粪的泥路,这一路上见到很多进藏的马帮,在这样孤寂的路,如果没有了这些马帮,这里就真的是与世隔绝了。我感叹一路上背着重物的山民,感叹山洞中采集大理石来修路的工人,更惊叹过去走过了千山和万水来传教的教士和传佛的喇嘛,正是他们,在这里传播了人世间的和平与友爱。
为了赶上丁大哥他们,我死命地赶了3个多小时,快到村寨时,身体终于经历了生平从未有过的崩溃,我走不动了。我无法再去形容当时的狼狈,最后还是让我赶上了中午村民的礼拜。看着他们颂唱着圣歌,眼神虔诚凝重,他们的这一生,也许就融耗在这永不完结的颂词里了。
我们的到来,俨然带来了这村庄最隆重的盛事。同伴的女孩与儿童的玩耍,全村民的集合留影,这一幕幕都存留在我的脑海里,他们可是从严都未曾有过这样的机会能全体合影的。
一路上的风景更为美丽,我不愿意再向别人说起这里,生怕太多的人会把这里的纯朴面貌破坏了,这是一个还未有电灯的原始山寨。临别时,他们一分钱也不肯收,还给我们送上一瓶自酿的青稞酒,瓶子对他们来说一定是很珍贵的,我一定会把它带回去送给我的朋友,并向他们诉说这山里的故事,也让他分亨这一份难舍的情怀。
后记
由于进麻洛的公路塌方和脚上满布的水泡,行程也难免要留下一点遗憾。因为大雪封山的缘故,进独龙江的路只行了十几里就无路可走,听旅游局的黄局长讲,前几天独龙江的一位乡长冒着生命危险给县长等领导送行,成功地翻过了雪山。
也许人们该去关注一下独龙江那神秘的、令人天旋地转的、阴风森森、寒气逼人的,每年都有几个小学生出事的藤蔑桥(也不知道下次我能否过得去)。
我见到了最后一位纹面的独龙人,年数也有四十多了,这一古老的习俗将来再也没有了。
谨以这淡然的方式,来抒发我此行的感悟,也以此来感谢这一路行来在怒江所见的所有怒江的子民们。
在丙中洛的乡道上,树着一块簇新的牌子,介绍新通车的丙察公路(丙中洛―察瓦龙),顺着这块路牌,我向秋那桶村的方向徒步而去。
正值金秋时节,远处的山间笼罩着厚厚的云雾,山脚下层层梯田稻穗已经转成金黄色,麦浪随着山风翩翩起舞。虽然这的梯田不如元阳的那样壮观,但也层次分明,弧线优美。如果天气好的话,高黎贡山雪峰和梯田相映,那该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卷。
走过重丁村,走过四季桶,走了两个小时,到达五里村时,天空下起了密密的雨点,烟雨中的五里村更觉飘渺幽美,往前不远就到了刚刚通车几天的尼大当大桥,这也是云南横跨怒江的第一座大桥。尼大当大桥边的朝红桥只能容人马步行,不能过车;从怒江州府六库出发的公路沿江而建,到了这里,便成了断头路,乘客只能返回。而现在随着大桥的贯通,目前进藏公路最便捷的丙察公路也随之胜利通车,这无论是对游客还是对当地人民来说,都是个好消息。
正巧有一辆农用卡车停下,村民们下车后,冒着雨走上了公路边险峻的茶马古道,他们个个身姿十分矫健,很快消失在我的视野中。看来,即使乡与乡,县与县之间的公路都能贯通,但是村与村,寨与寨之间,还是只能靠远古的驿道来徒步前行啊。
又走了约一个小时,看到秋那桶村公所,当地人称之为“尼达达”,不过这离目的地秋那桶村还有段距离,一直要走到森尼打拉桥,过桥后沿着右边的小路翻过山头才到了上秋那桶村,如果一直沿着公路走,就是电影中所涉及的那段茶马古道路线,不过要徒步到西藏的察隅,起码还需要2个星期的时间。
进了秋那桶村,打听着到了余新民老师家中,只有她女儿在家,热情地招待我喝茶、吃烤玉米。我坐在火塘边一边烤火,一边把带去的水果花生和她一起分享。
村里静悄悄地,几乎看不到什么人。狗倒是满村都是,而且一见外人便狂吠不止,但这并不会让我心生恐慌,反倒觉得是自己破坏了这个小村的安宁。
和怒江所有的村寨一样,秋那桶村里也有一座天主教堂,不过从其木制的外观来看,更像是座寺庙。教堂边还有座不起眼的墓地,安眠着一位传教士――李文增雅敬神父,但墓碑背后的故事已经无从知晓了。村民普遍不通汉语,有一位老大妈拉着我兴奋地说起了她的两位闺女,我费了好大的劲才听懂一位在图书馆,一位在电视台,不过即使语言有障碍,但少数民族们那份朴实无暇的热情,仍然能深深地感染每一位到此的人。这,就是茶马古道跨越民族、跨越山水的文化魅力。
贴士:
秋那桶村位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乡,秋那桶村公所距离丙中洛乡15公里,坐车需一个半小时,徒步需3-4个小时。其中丙中洛乡到重丁村5公里,重丁村到四季桶5公里,四季桶到秋那桶村公所5公里。
从丙中洛乡到秋那桶村的丙察公路已经通车,视乎坐车厢还是站车斗,价格不一,一般是5-8元。贡山县工公安交警大队对此有限速,货车、农用车为30公里/小时,拖拉机为15公里/小时。
丙中洛乡有玉洞宾馆可以入住,老板是四川人,房间干净舒适,有热水澡洗。旺季时节标房100元/间,淡季时就靠你自己讨价还价啦。
丙中洛乡已经开始收取50元/人的门票,好好发挥讨价还价的口才吧。
重丁村的丁大妈家在网上十分有名,住宿床位费是15-20/人。
秋那桶村的余新民是丁大妈的亲戚,也是当地的森林管理员。秋那桶村接待条件只有农家住宿,想要在村里住的话最好自备睡袋、防潮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