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供应各级别昭通天麻,欢迎各大企业前来洽谈。
【产地】云南昭通小草坝天麻。
【性状】块茎长椭圆形。扁缩而稍弯曲。长3~15cm,宽1.5~6cm,厚0.5~2cm。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略透明,多不规则纵皱纹,有由潜伏芽排列成的多轮横环纹,具点状痕点或膜质鳞叶有时可见棕黑色菌索。顶端有残留茎基(春麻),或为红棕色鹦哥嘴状顶芽(冬麻),末端有自母体麻脱落后的圆脐形疤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角质样,黄白色或淡棕色。气微,味甘,微辛。以质地坚实,体重,有鹦哥嘴,无空心者为佳。
【功效】性平,味甘。平肝息风止痉。用于治疗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等病症。用量3~9g。
天麻是一味常用而较名贵的中药,临床多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等症。由于天麻对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眩晕等效果显著,故常被人当成“补药”服用。一见眩晕,不分体质虚实,气血盛衰,就妄用天麻,其结果就可能出现以上患者一样的不良反应。
服用天麻出现的常见不良反应有:头晕、恶心、胸闷、皮肤丘疹伴瘙痒等,个别会出现面部或全身浮肿,甚至脱发现象。不仅单用天麻会发生这类反应,有的人服了含天麻的汤剂如半夏白术天麻汤等、中成药如天麻丸、天麻蜜环菌糖衣片后,同样会出现对天麻过敏的症状。
对天麻的副作用或使用禁忌,古人早有认识。如《本草纲目》云:“久服天麻,遍身发出红丹。”《本经逢原》也云:“天麻性虽不燥,毕竟风剂,若血虚无风,火炎头痛、口干便闭者,不可妄用。”
清代名医吴仪洛更是直言:“血液衰少及非真中风者忌用”。现代药理实验证明:天麻有一定毒副作用,天麻中毒剂量是40g以上,中毒潜伏期是1~6小时。
昭通天麻的鉴别:
一:外表呈椭圆形,稍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短小饱满;
二:表面灰黄色或浅棕色,有纵向皱折细纹,习称“姜皮样”;
三:有明显棕黑色小点状组成的环节,习称“芝麻点”;
四:一端略尖,有时尚带棕红色的干枯残芽,习称“鹦哥嘴”,另端有圆脐状疤痕,习称“肚脐眼”。
五:松香断面,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平坦,半透明革质,白色或淡棕色,体重质结实。
六:云天麻煮出来无酸味。
云天麻鉴别口诀“鹦哥嘴,凹肚脐,外有环点干姜皮,松香断面要牢记。”